教師觀看《山海情》觀后感心得體會
大家都看最近的熱播劇《山海情》了嗎?《山海情》講述了1996年以來福建、寧夏對口扶貧協作的故事。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2021教師觀看《山海情》觀后感心得體會,希望大家喜歡。
山海情觀后感一
最近被一部主旋律電視劇深深吸引——《山海情》,從第一集開始就欲罷不能,超級喜歡,我覺得這是近十年來我看到過的最完美的一部電視劇,沒有之一。不論是劇情,還是節奏,還是演員的表演,找不到任何瑕疵。作為一部扶貧題材的主旋律電視劇,其給人帶來的震撼和感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,服道化的用心,演員演技的極致扎實,都能馬上讓觀眾感受到那時候的貧窮和苦難。
扶貧必扶智,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,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,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?!敖逃鲐殹敝敝钢仑毬浜蟮母?,是徹底穩定脫貧的重要推手。發揮“互聯網+”的強大優勢,用心用情用力助燃教育扶貧之火炬,支持貧困地區教師提升專業能力,為孩子提供平等、開放的遠程教育平臺,縮小城鄉、東西部教育資源差距,補齊農村教育短板,成為提高教育脫貧質量、完成好東西協作扶貧和對口支援這項硬任務的重要推手。
架好“云端鵲橋”,千里情緣一網牽。今年疫情期間,視頻會議讓工作部署快速落地,健康大數據讓跨地域排查變得迅捷,網絡直播帶貨為滯銷農產品打開銷路,在線學習讓廣大師生停課不停學。增強教育扶貧的后勁,需要發掘云端網絡優勢,筑牢結對幫扶平臺,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向教育落后地區的持續快速流通。架好“云端”鵲橋,受援地政府應抓住實施教育信息化2.0行動計劃、大力推進“新基建”的契機,加快互聯網+教育平臺建設,支持受援學校與支援校實現“鵲橋”匹配對接。支援地要通過調研把握受援地教師“云端”交流需求,精選教育資源,優化交流方式,構筑互聯互通的網絡立交“車道”;要緊扣受援地教育的動態發展需求,對本地教育云的功能進行拓展升級,讓“云端”鵲橋穩固耐用、功能強勁。
開好“云端”學堂,隔空相會續情緣?!霸贫所o橋”擔負著優質教育資源互聯共享的使命,承載著受援地教育振興的希望。增強“鵲橋”承載力,發揮其巨大優勢,需要開設好多樣的“云端”學堂。要賦予優質教育資源查閱調取的最優權限,讓受援地師生的自學隨時隨地、各取所需;要制定結對幫扶地區之間、結對校之間的“云”教研制度,定期舉辦網絡協同備課、在線教研,讓先進的教學理念、優秀的教學經驗時時在線、交流不斷;要建立“云端”教師研修工作室,發揮骨干教師“頭羊”作用,帶動受援地教師的團隊建設與專業成長;要開展遠程互動課堂,讓受援地孩子跨越空間阻隔,與同齡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。從而讓“云端鵲橋”有說不完的教育話題,有講不完的暖心故事,演繹綿綿不斷的教育情緣。
做好“鵲橋”養護,攜手同行不打烊?!谤o橋”要耐用,時刻需養護。要做好網絡安全防范,既防止有害信息的嵌入、傳播,也防止師生個人信息的泄露,還要警惕外來“黑客”的干擾,確?!霸贫所o橋”堅固耐用;要不斷更新完善優質教育資源,滿足受援地師生的發展性、多樣性需求,幫助他們跟上教育發展的時代節拍;要不斷完善“鵲橋”上的交流方式,充分發揮5G優勢,讓“云端”溝通更流暢、更接地氣;要同心協力提升“云端”活動品質,用高質量學習增強“鵲橋”相會的愉悅感、獲得感、幸福感。真正讓“云端鵲橋”成為受援地師生發展的空中“加油站”,盡快補齊農村教育的短板,讓受援地教師早日攀上專業發展的五彩祥云,為受援地孩子們播撒更多甜潤的成長甘露,打通教育扶貧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山海情觀后感二
“《山海情》大結局后有很多人夜不能寐,大家爭相在朋友圈發布跟劇情相關的動態。一部電視劇能引起如此轟動,足以證明它的成功?!币晃粡奈骱9套叱鰜淼挠^眾熱淚盈眶地說。
《山海情》制片人侯鴻亮介紹:“自2019年年底創作啟動以來,團隊就確立了堅持扎根大地,到人民中間尋找力量的宗旨?!睂а菘左媳硎?,《山海情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“實”,從創作原型到拍攝制作,到演員用方言投入表演,再到故事中不回避扶貧工作中的矛盾,都展現出了真實、現實、踏實。
沒有水,沒有電,連一棵樹、一個納涼的地方都沒有。艱苦的拍攝環境,恰恰造就了《山海情》的真與實。在如此創作環境下,一個個故事仿佛是從這片黃土地上長出來的,觀眾瞬間被帶回到了20世紀90年代。劇中的地窩子、土坯房、滿天黃沙等細節高度還原了當時的狀況。演員和故事原型生活在一起,他們有年代感的衣著、灰頭土臉的裝扮,沒有使用任何濾鏡效果,再加上濃郁的方言、神似的舉止,表演樸素自然真誠,塑造出的“土味”角色極為傳神。
圖片
“真實”與“土味”也成為觀眾評價最多的兩個詞,觀眾們愛劇中人“從土里拔出來”的真實感,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、奮斗的力量、生命的蓬勃?!?020年5月創作團隊一行到寧夏的閩寧鎮、西海固以及福建深度調研和采訪,深入了解了很多精彩的人物和事件,真切體驗到當地人由窮變富、過上好日子的喜悅,對黨、對國家的感激之情?!本巹⊥跞?a href='http://www.ua01b8i.cn/zjzongjie/' target='_blank'>總結創作經驗時說,“編劇需要撲下身子,扎根在百姓中間,這樣才能看到百姓真正的問題、真需求,才能站得更高、看得更遠?!?/span>
山海情觀后感三
最近電視劇《山海情》熱播,該劇藝術再現了閩寧扶貧協作的感人故事。1996年,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,20多年來,一批批援寧扶貧干部真心奉獻,一波波閩商在寧創新創業,一代代寧夏貧困群眾在福建穩定就業,為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像劇中馬得福這樣的扶貧干部們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干擔當,是“山”“?!薄扒椤钡淖罴汛?。
山花落盡山長在,終日看山不厭山。扶貧干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堅決響應黨的號召,聞令而動,盡銳出戰。劇中扶貧干部馬得福也曾對政策一知半解,當村書記向他解釋清閩寧協作的重大意義時,他眼中看到了未來,腳下堅定了步伐。東部支援西部20多年來,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,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,形成了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心,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,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為基礎,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根本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。在“馬得福們”帶領下,村民們的腰包鼓了,笑聲多了,村里小康住宅鱗次櫛比,通村公路整潔干凈,基礎設施一應俱全,村中一片繁榮盎然的景象。
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。扶貧干部要有海一般的偉力努力克服艱難險阻,鉚足干勁,攻堅陷陣。都說“貧困群眾要脫貧,扶貧干部先脫皮”,在艱苦條件下、在百般困難中“馬得福們”以“越雪山、涉險灘”的精氣神,啃下扶貧這塊“硬骨頭”,成長為擔當重任、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干部。他們不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、協同發展、共同發展的大戰略,不斷加強區域合作、優化產業布局、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,為的就是實現先富幫后富、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。
生成澤廣時芳茂,魚水情通樂韻諧。扶貧干部要時刻情牽百姓,心系民生?!榜R得福們”深知脫貧攻堅是干出來的,靠的是廣大干部群眾齊心干。扶貧干部要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,激發起鄉親走出貧困的內生動力,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。要常奔波于田間地頭、常穿梭于農家小院,讓大家聞到扶貧干部身上的泥土味兒。貧困戶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,因此,扶貧路上切忌搞“一刀切”,扶貧干部務必要結合每個貧困戶的特點和原因,逐人逐項走訪摸底,詢查貧困現狀、探尋貧困根源,針對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“靶向用藥”、“一戶一策”,真正做到量身定做、精準施策。
山海相會,東西協作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任何一個地區、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。扶貧干部當不以山海為遠,勇挑責任重擔,提高工作水平,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不懈奮斗。
山海情觀后感四
脫貧攻堅一直是這兩年來的熱門創作題材,但如何將這一宏大的主題講述得生動接地氣,贏得觀眾的喜愛,《山海情》給出了答案。據“中國視聽大數據”統計,《山海情》首周每日平均綜合收視率達1.340%,次周收視穩步上漲,東方衛視、北京衛視、浙江衛視播出的配音版的電視平臺綜合收視率達到1.466%。
作為觀眾喜愛的主流作品,《山海情》融合了扶貧和搬遷兩大話題,故事厚重宏大卻又真實具體,反映時代變遷,緊貼時代脈搏。創作者們用一顆顆赤誠之心和對這片土地的愛完成了這部作品。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李金科表示:“《山海情》講的是真實的寧夏故事,展現的是閩寧攜手的壯美史詩,該劇播出近半個月以來,寧夏刮起一股‘山海風’,當地人民熱議劇情,感懷歲月,致敬時代?!币晃唤洑v過艱苦生活的寧夏觀眾飽含深情地評價:“《山海情》不刻意拔高主題、不空喊口號、不撒狗血賣慘,用真實的故事,展現人們的奮斗精神、奉獻精神,讓人看到了希望?!?/span>
立足于宏觀的主題,《山海情》也關注到微觀的情感與人物的成長,細致到父子情、兄弟情、愛情、友情、師生情與村民鄉情等,挖掘出了更多人性的共鳴,這也是《山海情》能夠在眾多脫貧劇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?!渡胶G椤肥展俸?,不同年齡層、不同成長經歷的觀眾們都表達了對劇集的認可與贊許,可以說,這部劇也打破了家庭代際。追劇的觀眾中有很多年輕人,他們喜歡這部劇的土味和質樸,喜歡大西北的蒼涼與遼闊,喜歡那里樸實厚道的人民。不少90后、00后觀眾在網上留言說,“熱依扎飾演的水花一秒鐘就讓我鼻酸想哭”。
《山海情》緊貼時代脈搏,把好故事講進了人們的心坎兒里,該劇在播出期間與觀眾形成了良好的互動。不少觀眾觀劇后還成了“精神村民”,許多人說:“看村民們種出蘑菇時,我開心得就像我自己種出來似的!天天操心他們蘑菇賣不賣得出去?!?/span>
從劇中汲取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同時也激勵著現實生活,有網友寫道,“我有朋友在一線扶貧,看起來蒼老很多,看了這部劇才意識到,扶貧干部付出了太多艱辛,我為有這樣的朋友驕傲”“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為老師,希望能像《山海情》里的白老師一樣好”“現在銀西高鐵開通,甜羅高速也要通車了,家鄉大西北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”。
山海情觀后感五
在《山海情》創作座談會上,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復盤了一年多來組織指導《山海情》創作的過程。他將抓主題創作、抓精品創作的經驗總結成一句話:真正把“找準選題、講好故事、拍出精品”落到實處就能取得成功。從找準選題角度看,閩寧鎮是個好選題,高長力說:“它是中國脫貧攻堅進程中易地搬遷、對口幫扶、科技扶貧、教育扶貧等各方面綜合扶貧的一個典型示范案例,也是精準扶貧形成和落地的生動印證?!备=ㄊ∥N?、宣傳部部長邢善萍表示:“《山海情》是一部東西協作、山海和鳴的優秀作品。該劇找到了宏大命題和文藝創作的交集點,選題的時代性、標志性、重大性是這部作品成功的根本所在?!?/span>
對“小人物”有共情,對“大時代”有共鳴。正如一位網民所說,這部劇很有意義,它告訴孩子們一個真實的中國,一個真實的中國農村,一個真實的歷史發展進程?!渡胶G椤愤x取的只是脫貧攻堅事業中的“一粟”,但卻足以說明,主流作品能否獲得好口碑,關鍵還是看作品有無硬核內容。
聶辰席鼓勵文藝創作者要再接再厲,借鑒《山海情》的成功經驗,“希望創作者都能走入生活、貼近人民,從最真實的生活出發,從平凡中發現偉大,從質樸中發現崇高,深刻提煉生活,著力塑造好人民群眾的豐滿形象,表現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生活,用優秀的作品聚焦時代洪流中的平凡人,用他們的奮斗故事向偉大的人民致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