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u id="6hxe5"><tbody id="6hxe5"></tbody></u>
        <rt id="6hxe5"><menuitem id="6hxe5"></menuitem></rt>

            學習啦>學習方法>小學學習方法>二年級方法>二年級數學>

          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

            時間: 舒淇4599 分享

            小學學習數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讀數學書上的內容,通讀課文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,同時在通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解題意識。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!

          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

            第一章————除法

            1、用乘法口訣做除法,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;

            2、應用題中,除數和余數的單位不一樣;

            商的單位是問題的單位,余數的單位和被除數的單位相同;

            3、解決生活問題,如提的問題是“至少需要幾條船?”,用進一法(用商加1)”,乘船、坐車、坐板凳等,讀懂題目再作答。

            第二章————方向與位置(認識方向)

            1、地圖上的方向口訣:上北下南,左西右東;

            辨認方向時要畫方向標。

            2、“小貓在小狗的()方,()在小狗的東面”,是以小狗家為中心點,畫出方位坐標,確定方向;

            “小豬在小馬的()方”,“小馬的()方是小豬”,是以小馬家為中心點,畫出方位坐標,確定方向。

            3、太陽早上從東邊升起,西邊落下;

            指南針一頭指著(),一頭指著()。小明早上面向太陽時,他的前面是(),后面是(),左面是(),右面是()

            4、當吹東南風時,紅旗往()飄;

            吹西北風時,紅旗往()飄。

            第三章————生活中的大數(認識10000以內的數)

            1、計數器上從右邊數起第一位是()位,第二位是()位,第三位是()位,第四位是()位,千位的左邊是()位,右邊是()位。

            2、一個四位數最高位是()位,它的千位是5,個位是2,其他的數位是0,它是()。

            3、在8536中,8在()位上,表示()。5在()位上,表示()。3在()位上,表示()。6在()位上,表示()。

            4、由三個千,五個一組成的數是(),由9個一,兩個百和一個千組成的數是()。

            5、讀數時,要從高讀起,中間有一個或兩個0,都只讀一個0個“零”;

            末尾不管有幾個“0”,都不讀;

            寫數,末尾不管有幾個0,都不讀。寫數時,從高位寫起,按照數位順序表寫,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沒有數,就寫“0”占位。

            6、10個十是(),10個一百是(),10個一千是(),100個一百是()。10000里面有()個百,1000里面有()個十。

            7、最大的三位數是(),最小的三位數是()。最大的四位數是(),最小的四位數是()。

            8、比較大小時,先比較位數,位數多的數就大,位數少的數就小;

            位數相同時,從最高位開始比較,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的,就比下一位,直到比出大小。從大到小用“>”,從小到大用“<”。

            第四章————測量1、毫米(mm)、厘米(cm)、分米(dm)、米(m),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“10”;

            2、1米=10分米,1分米=10厘米,1厘米=10毫米,1米=100厘米,1分米=100毫米,1000米=1千米;

            3、長度單位比較大小,首先要觀察單位,換成統一的單位之后才能比較;

            4、長度單位的加減法,米加米,分米加分米.......就是把相同的單位進行加減。

            第五章————加與減1、口算整百加減整百時,想成幾個百加減幾個百,加減整十數的算理也相同。

            2、計算時要注意:(1)、相同數位要對齊,從個位算起。(2)、計算加法時,哪一位相加滿十,要向前一位“進一”。(3)、計算減法時,哪一位不夠減時,要向前一位“借1”,但是不要忘記退位時要減1;

            3、在估算中,如果估算到百位,就看十位數是多少,如果十位上的數大于5,則百位進1,十位和個位舍去,變為0,如估算678,就變為700;

            如果十位上的數小于5,則百位不變,十位和個位舍去,變為0,如估算607,就變為600;

            4、加數+加數=和一個加數=和-另一個加數如:()+156=368(用368-156計算)280+()=760(用760-280計算)

            5、被減數-減數=差被減數=減數+差減數=被減數-差如:()-156=368(用156+368計算)

            980-()=760(用980-760計算)

            6、加法的驗算方法:(1)交換加數的位置,看和是否相同,(2)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,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;

            7、減法的驗算方法:(1)用被減數減去差,看結果是否等于減數,(2)用減數加上差,看結果是否等于被減數。注意:運算時不要抄錯數,也不要直接把驗算結果抄上。

            第六章————認識角1、每個角都是由1個頂點和2條邊組成;

            2、按角的大小,將角分為銳角、直角、鈍角,所有的直角都相等,比直角小的是銳角,比直角大的是鈍角。要知道一個角是什么角,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。

            3、比較角的大小時要注意: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,與角的張口大小有關,張口越大角就越大;

            4、正方形有四個直角,四條邊都相等;

            長方形有四條邊,四個直角,長方形的對邊相等;

            5、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,有2個銳角,2個鈍角,對邊相等,對角相等。

            第七章————時、分、秒1、鐘面上有12個大格,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,一共有60個小格;

            2、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,走一大格是5秒,走一圈是60秒,就是1分鐘;

            3、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,走一大格是5分,走一圈是60分,也就是1小時;

            4、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,走一圈是12小時;

            5、時、分、秒相鄰單位的進率是60;

            1時=60分1分=60秒6、比較時間,首先要觀察,統一單位之后再比較大小。

            7、時間的加減:分減分,時減時,當分不夠減時,要向前一位借1,化成60,再相加減;

            第八章————統計1、記錄并學會計算,誰多,誰少。

          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

           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

            1、常用的長度單位:米、厘米。

            2、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,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。

            3、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: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“0”刻度,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,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。

            4、米和厘米的關系:1米=100厘米100厘米=1米

            5、線段

            ⑴線段的特點:①線段是直的;②線段有兩個端點;③線段有長有短,是可以量出長度的。

            ⑵畫線段的方法:先用筆對準尺子的’0”刻度,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,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,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,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,寫出線段的長度。

           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,當不是從“0”刻度量起時,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。

            6、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。

            小明身高1(米)30(厘米)

            練習本寬13(厘米)

            鉛筆長17(厘米)

            黑板長2(米)圖釘長1(厘米)

            一張床長2(米)一口井深3(米)

            學校進行100(米)賽跑

            教學樓高25(米)寶寶身高80(厘米)

            跳繩長2(米)一棵樹高3(米)

            一把鑰匙長5(厘米)

            一個文具盒長24(厘米)

            講臺高90(厘米)

            門高2(米)教室長12(米)

            筷子長20(厘米)

            一棵小樹苗高1(米)

            小朋友的頭圍48厘米

           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

           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

           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

            一、兩位數加兩位數

            1、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: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,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。

            2、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:①相同數位對齊;②從個位加起;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。

            3、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,相同數位要對齊,從個位加起,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“1”,十位上的數相加時,不要遺漏進上來的“1”。

            4、和=加數+加數

            一個加數=和-另一個加數

            二、兩位數減兩位數

            1、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: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,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

            2、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算法則:①相同數位對齊;②從個位減起;③個位不夠減,從十位退1,在個位上加10再減。

            3、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,相同數位要對齊,從個位減起,個位不夠減,從十位退1,個位加10再減,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。

            4、差=被減數-減數

            被減數=減數+差

            減數=被減數+差

            三、連加、連減和加減混合

            1、連加、連減

            連加、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、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,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。

           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,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,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,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,從個位加起。

           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,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,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,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,從個位減起。

            2、加減混合

            加、減混合算式,其運算順序、豎式寫法都與連加、連減相同。

            3、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,方法與兩個數相加(減)一樣,要把相同數位對齊,從個位算起;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,列成一個豎式,先完成第一步計算,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(減)第二個數。

            四、解決問題(應用題)

            1、步驟:①先讀題②列橫式,寫結果,千萬別忘記寫單位(單位為:多少或者幾后面的那個字或詞)③作答。

            2、求“一個已知數”比“另一個已知數”多多少、少多少?用減法計算。用“比”字兩邊的較大數減去較小數。

            3、比一個數多幾、少幾,求這個數的問題。先通過關鍵句分析,“比”字前面是大數還是小數,“比”字后面是大數還是小數,問題里面要求大數還是小數,求大數用加法,求小數用減法。

            4、關于提問題的題目,可以這樣提問:

            ①…….和……一共…….?

            ②……比……..多多少/幾……?

            ③……比……..少多少/幾……?

            第三單元元角的初步認識

            1、角的初步認識

            (1)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;

            (2)畫角的方法:從一個點起,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。

            (3)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,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,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,角就越大,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,角就越小。

            2、直角的初步認識

            (1)直角的判斷方法: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(頂點對頂點,一邊對一邊,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)。

            (2)畫直角的方法:①先畫一個頂點,再從這個點出發畫一條直線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,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③再從這點出發沿著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④最后標出直角標志。

            (3)比直角小的是銳角,比直角大的是鈍角:銳角<直角<鈍角。

            (4)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

            (5)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,兩個銳角。紅領巾上有3個角,其中一個是鈍角,兩個是銳角。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。

          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

            乘除法的意義意義:

            乘法:知道“求相同加數的和”可以用乘法計算;

            熟知乘法的含義:幾個幾是多少、幾的幾倍是多少。

            除法:理解除法的含義(平均分、包含分、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。)

            能看圖意列算式,并描述相應的算式的含義。

            (圖意不夠明確時,應該用單位名稱表示)

            能運用“倍”來描述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。

            熟知算式中各數名稱“因數”和“積”;被除數”、“除數”和“商”等。

            乘除法的計算熟記乘法口訣,并能夠運用口訣熟練計算表內乘法和除法。

            了解乘法口訣的推算方法,知道2、4、8,3、6、9之間的乘法關系。

            能發現乘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律,并填寫。

            能夠熟練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,同時要知道有余數除法中被除數的計算方法。

            會用計算關于加減乘除的兩步計算式題。(遞等式不要求)

            能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進行相應的計算。

            乘除法的應用(對應意義)能夠運用一步計算的乘除法算式解決生活中較為簡單的問題。

            求幾個幾是多少?

            求幾的幾倍是多少?

            求平均分的結果。

            求包含分的結果。

           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。

            有余數的除法

            (加減法應用題)

            角和直角的認識

           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,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。

            能夠借助工具判斷直角。

          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,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、棱以、頂點及其數量和特征。

            能夠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,知道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。

          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,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。

            能夠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,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。

            經歷從立體到平面的過程,體驗“立體”與“平面”的區別和聯系。

            總結:小學二年級數學數學知識點歸納就為大家介紹完了,小朋友們,你們記住多少知識呢?如果忘記了的話,趕快點擊瀏覽本文復習一下吧!

            1615175
            婬乱A片欧美大片免费